关于知识有用论
曾经学生时代的自己一直疑惑一件事情,当我拿着5元钱出去买酱油能准确的找回3.2元时,那学数学还有啥用?
这时,一个连锁反应出现了,没用学它干啥?难道就是为了做卷子比他人多几分?瞬间没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步入社会进一步印证了数学无用论。入职前后,HR和单位的领导从来不会在乎你的数学成绩怎样!
界定一个人、一件事物有没有用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它)能不能创造价值。
那么,机器人程序设计有用吗?我认为有用,因为你设计出来的机器人如机械臂、倒车雷达、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等等……都能帮人类做事,都能创造价值。
不仅如此,它还能把你在学校学到的物理力学知识应用在机器人的外部结构设计中;能把学校学到的物理电学知识应用在机器人内部电路设计中;能把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在机器人的大脑思考设计中。
如果孩子在学生时代知道数学能构建机器人的大脑,会不会从此爱上数学呢?
关于兴趣爱好论
工作性质让我接触了很多的学生家长,他们在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起初,都会根据孩子的喜欢程度认为孩子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可他们忽略了人类都有一个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的心理,小孩子更甚。也就是说,无论你让孩子学钢琴、吉他,还是武术、跆拳道,刚开始他都会因为新鲜而感到有趣,但任何一件事由业余爱好进入到专业层面,都会经历波折与坎坷,只有这个时候天赋才能展现出来,真正的天赋是大多数人遇到困难选择了放弃时,你却选择了继续走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热爱。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成事。
人的兴趣来源于成就与满足感。孩子们大都喜欢玩游戏的原因就是在现实中成一件事需要持续的输出,还不一定能看到反馈。但在虚拟世界就不同,几分钟就能得到奖励,这是多大的满足感。那么,有没有一个学科能在现实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像游戏一样,在过程中得到反馈,激励自己走下去?
机器人程序设计就可以,当你因为代码的繁琐快要放弃时,机器人的手臂突然动了一下,当你因为无尽的BUG快要崩溃时,小车的轮子突然转了一下……不要小看这一下,这些都是在去往成功的路上帮你遇到挑战克服挑战的动力,结果固然重要,但编程更注重过程,允许犯错,并且给你反馈和激励。这是其它学科无法做到的。社会经验告诉我,编程更像人生。
关于机器人程序设计
中国电子学会的机器人等级考试目前共1~6级,就在一步步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真的能产生价值的,也让他们知道业余爱好只是玩玩,专业的路上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需要持续地输出。
从一级到六级,在攀登的过程中,越往高处孩子越少,这次六级考试整个河南省算上我的俩个娃,总共就四个孩子。
对于学习,我更看重的是孩子持续输出的能力,尤其是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能力。
四十多岁了,做项目失败过,创业失败过,究其原因就一点,该顶的时候没有顶上去,面对困难,给自己找了一万个退缩的理由。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学习的阶段就能领悟到把一件事做到底做到极致的感受。面对困难只有一条路,就是没有回头路。
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认真对待,持续输出,专注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没有成不了的事。习惯性的放弃注定一事无成。
总结
只学知识是无用的,知识背后的能力、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知识只是这些东西的载体。机器人程序设计也是载体,它可以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学会如何处理高难度且有挑战的事情。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往往不是解题的难度,而是自己把题解出来了往往不知道怎么去用,更不知道灵活运用。而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事情和问题,要的不是学会知识就完事了,而是要会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个人最要的是能力、习惯和思维方式,知识只是这些东西的载体。我想让孩子们知道,第一只有一个,但每个人都可成为唯一。
ICP备案号: 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63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