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

人工智能将给教师队伍带来多少改变 ——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

日期:2020-11-17 类型:教育动态 点击量:

中国教育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运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请问教师工作司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任友群: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视在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教师节重要寄语,首次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广大教师运用新技术手段是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应有之义,必要之技。

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向2.0跨越,人的因素是关键。为此,行动计划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特别强调推动教师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8月,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新路径。2020年11月20日,教育部将在宁夏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议,总结经验,提炼模式,为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提供政策保障和实践经验,为开辟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新路径提供新动力。

中国教育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请问您如何看待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的关系?

任友群:教育与信息技术、信息化之间是一种“双向依附”关系。一方面教育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入介入实现效能的跃升,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需要“教育”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甚至引领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实现“双向依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师。教师队伍的信息化主要指教师具备应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能力素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就没法建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技术同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推动力,广大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技术、驾驭新技术,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将产生哪些变化?

任友群:信息化对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必然产生深刻影响,而人工智能+5G对教育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将产生以下三方面变化。一是加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现科学、专业、客观的教育评价。比如在改革教师评价方面,坚持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以信息化助力建立幼教、中小学、高教、职教等各级各类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二是促进教师队伍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以信息化促进教师队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利用教育信息化破解教师编制不足、教师结构性缺员、教师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通过构建同步智能课堂,让贫困地区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通过加强网络智能研修,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变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现代化的教师治理体系,推进治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三是提升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在信息化的支撑下,让有限师资从事更多教书育人工作,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伴随着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广大教师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结合当前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大背景,信息化在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任友群:教育部开展“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都蕴含着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一是多样化满足贫困地区和乡村学校开课需求。通过实现教学工具、设施,教育装备、资源的信息化,大力构建同步智能课堂,通过专门开课、同步上课、录播课堂等方式,让贫困地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多维度提升贫困地区和乡村教师教学能力。利用智能研修平台,围绕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实现教育发达地区骨干教师引领贫困地区教师协同研修。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贫困地区教师跨越“数字鸿沟”,分享智能教育成果。三是多层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优质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网络学校等形式,组织教师共享配套学习资料、在线答疑辅导,全方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工作,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图片集锦

ICP备案号: 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63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