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新超,河南省电教馆副馆长、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
2020年2月10日,是河南省疫情期间中小学网上教学开课的第一天。
根据多平台播出的安排,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主要担任“名校同步课堂”教学节目的点播回看任务,同步直播主要通过省电视台的12个有线频道和IPTV提供。
然而,10日上午,虽还未到开放时间,但省平台还是被潮水般的访客“堵死了”。当天有700万独立访客(pv)莅临,浏览次数(pv)达到2700多万。比9日增长了20倍,比平时增长了数百倍。
其实,从1月31日省教育厅把协同录制“名校同步课堂”、并提供网络平台支撑的重任交给省电教馆以后,省平台的升级改造就成了重中之重。
2月3日,是春节后社会上班的第一天。很多单位都使用互联网大企业提供的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平台远程办公、召开会议。头一天,我还顺畅地开了两个会,可在3日上午,就卡了。这个情况提醒我们,省平台的升级扩容刻不容缓。
让人感动的是,在抗疫特殊时期,相关部门都是一路绿灯,大力支援。
省教育厅科技处的同志,为了不让我们跑路,将我们申请扩容的报告打印出来,然后又跑到厅办公室盖章,再直接发给有关部门。
厅信息中心,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接到工单都及时通过系统提交上传。
省大数据局、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对扩容申请、各种变更工单,同样特事特办,快速审批办理。
省平台的IDC,2018年迁入中原云。此刻,他们积极配合,加派技术力量,提前调整部署。
但是,限于客观条件,现有网络和云资源的扩充是有瓶颈的。于是,我们又联系了CDN服务商网宿科技(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支持单位之一)。他们也是不讲条件,先提供服务,包括一对一的技术支持服务。
作为国家平台和省平台的技术支持单位、省电教馆的战略合作伙伴武汉天喻公司,更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为河南专门建立了疫情应急响应小组,配置专业服务团队,和省馆的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艰苦鏖战。在短短一周内,新搭建了支撑“名校同步课堂”的视频点播平台,并针对疫情期间的大用户、高并发,对平台进行全面技术优化,提升效能。
同时,为了分流,我们又提前做了基于阿里云、腾讯云、联通云的分站建设计划。
尽管如此,到了10日上午,面对天量用户的“厚爱”,网站还是被挤爆了。
尽管这并未出乎我们的预料,但面对用户的热情,我们还是深感不安。
于是,已经连续战斗数日的小伙伴们没有休息,又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恢复之战。一个个被隔离在家的工程师们,通过网络,远程联合作战。省电教馆的领导也一夜未眠,用手机一次次的测试,用语音通话一遍遍的交流。直到凌晨,终于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新设计的页面正式上线。为了满足网络用户同步观看的需求,同步点播的功能也同时开放了。
11日上午,连续鏖战的伙伴们瞪着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
8点,正常!
8点半,同步上课,正常!
全天,播放浏览正常!
终于,这一关过了。
就在10日夜战的间隙,我有感而发,写下了下面几段话:
正如一首歌唱的,风雨过后,才有彩虹。
12日、13日,省平台主站继续稳定运行。但为了分流,也为了灾备,省平台在数字教材平台基于阿里云的分站、在腾讯乐享基于腾讯云的分站、在省联通基于联通云的分站,也陆续开通了。
此后每天正常的运行,并没有让我们停下守护的脚步。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系统调优、页面设计、按钮设置不断优化;视频转码,既要压缩文件,还要保障质量,为此还专门拟定了转码标准。
同样,所有参与同步课堂录制的人员,都始终没有松懈。课程内容编排不断调整优化。讲课老师和教研员们一遍遍磨课,只为了面对远方的学生,把课讲得更好。在录制现场的摄像、编辑和“剧务”人员,更是令人赞叹的“逆行者”,口罩、盒饭、消毒液,还有教室门口张贴的防疫提醒,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省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河南抗疫期间的网上教学谋划早、起步快、规模大。转眼,网上开课三周了。这期间,省平台主站和分站平均每天的访问量超过1.5亿,独立访客600多万。而且,除了我省专门支援新疆哈密和兵团十三师的视频直播点播之外,省平台上的名校同步课堂还吸引了省外的大量用户。
省平台的微信公众号,此间也成了与大家交流最多的地方,粉丝快速暴涨到120多万。50多篇的推文中,10万+的阅读量频频出现。
当崩网引来用户千条不满留言的时刻,我们没有气馁。
当网站运行越来越好好评如潮的时候,我们没有自满。
因为疫情还未结束,网上教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
即使疫情过后,面对经历疫情大考的广大中小学校师生,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2月10日,我接到了一封来自豫南农村的高中生的电子邮件。
看到这位同学的来信,一方面为“名校同步课堂”受到用户的重视感到欣慰,同时,也为个别学生家里不太具备网上学习的条件而无所适从、感到着急。于是,赶紧给这位同学写了回信。
回信容易,但不知道是否有帮到这位同学。
2月20日,和相关同志一起来到省电视台,带着口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回应大家对网上教学的关切。
这篇采访,当天也通过河南日报、新华社、省教育厅微信公号等媒体转发。
其实,我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们辛苦了!
来源:河南教育信息化
本文刊载于《河南教育信息化》总第19期
ICP备案号: 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6369号